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22:56 点击次数:90
中美外长即将举行一场“破冰谈判”,如果这次会谈顺利进行,将标志着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首次与中国展开正式会晤,这一举动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,甚至可能对特朗普访华的计划产生影响。
根据《华盛顿邮报》报道,美国国务卿马克·鲁比奥透露,他正在筹备于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。如果中国出席,这将是鲁比奥自1月就职以来的首次中美外长会谈。而美国国务院也已确认,中美外长将于本周五举行会晤。
许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:为什么时至今日,已经过去半年多,中美外长竟然还未举行过正式会谈?这次会谈的意义又有多大?双方究竟会讨论哪些议题?今天,我们就来一一解答。
首先,必须指出,马克·鲁比奥并不是一个中国友好的外交官。多年来,他在涉及中国主权的多个敏感问题上,公开发表过不少激烈言辞,甚至不惜在国际舞台上污蔑和抹黑中国。可以说,他在美国政坛是名副其实的“反华急先锋”。面对鲁比奥的强硬立场,中国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宽容,早在过去,中国就对鲁比奥实施了制裁。然而,尽管如此,鲁比奥依然凭借其在特朗普政权中的影响力,成功地跻身美国国务卿之位,成为美国对外事务的最高负责人。
尽管鲁比奥担任国务卿,但中国依然对与他进行直接会谈持保留态度。毕竟,在过去的几个月中,我们看到,在多次需要美国国务卿出面主持的外交谈判中,鲁比奥的身影几乎没有出现。无论是中美之间的关税谈判,还是其他相关事务,美国政府多次派遣财政部长、商务部长等高级官员,但国务卿鲁比奥始终未曾露面。显然,中国对鲁比奥的态度是较为冷淡的。
然而,这一次,情况有所不同。第58届东盟外长会议即将召开,在这一背景下,中美外长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。尽管中美两国关系仍然存在不少争议,但近期双方在关税问题上的较量有所缓和,双方或许对当前的外交氛围有所宽容,这才促成了此次会谈的举行。
鲁比奥此行的姿态似乎比过去低调了许多,他在抵达马来西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我们正在推进这件事,也许我们会见面。”尽管言辞上显得温和,但如果你认为鲁比奥此次访华是为了带来“和平”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令人注意的是,鲁比奥刚刚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,美国政府便宣布对多个东盟国家征收高额关税。马来西亚面临25%的关税,印度尼西亚为32%,而泰国和柬埔寨的关税更是高达36%,缅甸和老挝更是遭遇了40%的关税。显然,尽管鲁比奥此次行程的表面目的是推动美国与东盟的合作与交流,但实际情况却是,他刚下飞机,关税大棒便砸向了这些东南亚国家。
如果你是东盟的外交部长,看到这种局面,你会对鲁比奥心生好感吗?我想大部分人恐怕并不乐意和他打交道。更为明显的是,鲁比奥此行带着关税威胁,意图通过施压东盟国家,迫使它们在关税问题上向美国妥协。
对于中国来说,鲁比奥的到访同样充满复杂意味。尽管中方并未对鲁比奥积怨已久,但他仍然是中国制裁的对象之一。因此,虽然中国在外交上保持开放态度,但显然并不热衷于迎接这位充满敌意的国务卿。
鲁比奥此行还带有一定的军事意图。据透露,他计划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,讨论俄乌停火事宜。然而,普京政府显然并不看好这些谈判,特朗普也已表明,虽然普京态度“不错”,但结果依然“毫无意义”。美国准备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,同时对俄罗斯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。但对俄罗斯来说,外界的压力并没有什么实际影响,普京已将西方制裁视作常态,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那么,中美会谈到底会有什么成果呢?根据路透社的报道,美国国务院已经证实,鲁比奥将在本周五与中国外长进行会谈,这无疑是中美关系中的一次高层对话。此次会谈可能不仅仅是两国外交政策的交流,更多的可能是为特朗普今年晚些时候的访华铺路。特朗普访华的意义不言而喻,对于中美关系和中国经济的未来,都是一次重要的机会。
当然,即便这次会谈能够如期举行,鲁比奥依旧没有放过机会攻击中国。他公开表示,如果双方进行会谈,他将对中国“支持俄罗斯”等问题提出关切。显然,鲁比奥对于中国的敌意依旧存在,他依然不认可中方的立场。
然而,从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,中美关系虽然复杂多变,但能够在谈判桌上沟通,总比通过武力和制裁来解决问题要好。即使是像鲁比奥这样强硬的对手,也不得不与中国展开对话。这种直接对话的机会,可能有助于缓解双方的紧张局势,并降低通过对抗表达立场的可能性。
总体来看,这次中美会谈有望为未来的双边关系注入更多的稳定性。尽管这场谈判不能立刻为中美关系奠定和平的基础,但它无疑为接下来的复杂博弈提供了一个平台。中美双方既是合作伙伴,也是竞争对手,未来的关系将依然是一个高度动态的平衡。希望这次会谈能够顺利进行,为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